總有些想法是與生俱來,總有些態度是後天養成
「原則」一向是每個人在待人處事上的基本依循條例,
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清楚明白地將之條列出來,
但你仍舊能夠在或多或少的情節中發現這個人作事,是有其「原則」的。
我也是。
似乎從幼稚園、小學,一直到國中、高中,甚至到大學、研究所,
心裡都有一套很依稀可見的「原則」在教化著自己,
致使自己能夠走在某一條疑似自己創建的道路上,
無論是在課業或是交友方面,都有一些冥冥中的原則。
但是,原則除了能夠讓人有其依據行事的標準優點之外,
那又是不是完全沒有缺點呢?
仔細想了想,似乎也不是吧。
就有過一個好朋友告訴我:
『 你自己想想你的這些原則對你究竟有沒有幫助! 』
是啊。
曾幾何時,
我因為過多的原則,以致於常常是獨自一人完成許多事,
但在那時候,似乎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,
反倒有一種「孤芳自賞」、「高處不勝寒」的詭異自我感覺良好。
就在被點透的同時,潛移默化下作了些許改變。
原則,是該有點彈性的規則。
時過境遷,
也四、五年過去了。
現在的我,和當時的我相較之下,有了哪些得與失?
啊!
總覺得在這個時候,遇到自己對自己提出的這個問題,
特別需要給自己一杯熱茶,先深呼吸、喝了一口再想吧──
原則造就了自己的信心,
破壞了一些原則反而讓自己失去更多;
得與失之間的關係,原來不在於別人的眼光和價值觀,
真正和自己相處的,還是自己。
使自己能夠具有獨特魅力的存在價值,
我想,這才是我個人原則存在的原動力及目的。
原則,該有點彈性的規則。
我的原則,重拾自己的第二課。
你好,我叫 Alex。
今年二十七歲,
天蠍座,O 型,
我的處事原則是,及時行樂。
攝影者:Dustin
相機:Canon 500D
鏡頭:EF 35mm F1.4L USM